一厚沓“手谈记录”的背后——沣东新城王寺街道办帮扶干部孙彦妮的扶贫故事

blob.png

这是厚厚一沓由各种规格类型的纸装订起来的手谈记录,字迹工整,虽然还有些许错别字,但是能感受到浓浓的情意:“谢谢干部帮我和儿子找到工作,家里用钱一下子就不紧张了。”还有回复的“手谈”:“这是我们应该做的,还有困难可以接着给我们提。”书写者分别是沣东新城王寺街道办周吴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听力一级残疾的薛保利(化名),和帮扶干部孙彦妮。 

去年7月,接到帮扶任务的孙彦妮第一次走进薛保利家,薛保利妻子智力三级残疾,在小餐馆洗碗打工,儿子薛小强(化名)17岁初中毕业后一直在家,家里全年收入不到9000元。 

孙彦妮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帮忙粉刷墙体,进行电路改造。第二件事,也是孙彦妮认为最重要的事,就是重新点燃这个家庭的希望。薛小强因为家庭的原因,一直很自卑。孙彦妮每次去都拉着小强坐到身边细心聊天,得知小强想找份工作自立的想法后,去年8月,她联系辖区内企业,帮他找到了一份保安的工作,带他买了生平第一双皮鞋。穿上新工服,和同事们相处融洽,小强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不时主动找孙彦妮聊天。 

薛保利因为听力残疾,只能手写交流,在他表达了强烈的就业愿望后,孙彦妮帮他找到了一份保洁的工作,父子俩每个月工资加起来4500元。拿到工资的薛保利这样写道:“谢谢你们帮我做了自立的人,能够靠自己的双手挣钱,我要努力脱贫。” 

隆冬时节,大雪纷飞,孙彦妮又走进了薛保利家,“看看暖气够不够热,还有什么需要的。”脱贫攻坚,在孙彦妮这里,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实实在在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