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咸新区沣东新城探索国际教育创新发展新模式入选全国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最佳实践案例”

2月24日,国务院服务贸易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发布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第二批“最佳实践案例”,西咸新区沣东新城“探索国际教育创新发展新模式”成为陕西省唯一入选案例。

近年来,西咸新区沣东新城搭建国际教育合作、国际教育双创就业及国际人才引进服务平台,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的“三链三平台”有机衔接,大力探索国际教育创新发展新模式,为我国教育领域的对外开放提供创新方案,助推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

“丝路空中课堂”

搭建国际教育合作新平台

这几年,沣东新城“丝路空中课堂”成为国际教育合作的新品牌。为更好参与丝路沿线国家人文交流,中俄丝路创新园在沣东新城打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外籍人才聚集高地,对接俄罗斯相关资源,开展对俄罗斯商务活动的科研与实践活动的研究,并与西北政法大学商学院合作,在园区开展面向俄罗斯、中亚等独联体国家的电子商务在线直播空中课堂项目,设立跨境电商小语种翻译人才培养基地。

其中,西北政法大学“丝路空中课堂”专注为“一带一路”电子商务发展培养专业人才,为国际间高校、企业合作搭建桥梁,促使丝路国家形成更紧密合作,向电子商务教育薄弱的中亚国家开展线上、线下双语同步教学实习,实现课程共享、学分互认;开设中国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创意文化课程,实现云学习、云协同,让在陕西留学生充分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目前,“丝路空中课堂”主要为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提供空中电子商务课程,对内可为园区吸引更多外籍留学生入驻,并为入驻的跨境电商、贸易进出口类企业提供电商人才支持;对外可缓解中亚地区孔子学院场地和教学资源不足、中亚本土电子商务教师师资薄弱等问题。特别是疫情发生后,“丝路空中课堂”创新探索跨境线上“教学+实习”模式,完成两期培训,受益学生近千人,为跨境电商领域培养并输送一批讲汉语的复合型国际人才。

外籍留学生创业就业

享受管家式“一条龙”服务

2021年8月,来自刚果(布)的外籍留学生创业者英勇(中文名)在沣东新城自贸办、文商办帮助下,获得由西安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签发的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首个外国人创业签证。

英勇在沣东新城注册了一家文化传媒公司,以视频形式致力中非文化交流传播。选择来这里创业,他看中的是双创环境、政策优势和贴心服务:沣东新城为外籍人才提供管家式“一条龙”创新创业扶持;针对留学生创业手续办理的难点堵点,形成全流程服务机制;跟踪留学生企业经营状况,全方位提供具体指导……

在搭建国际教育双创就业平台方面,沣东新城积极探索外籍留学生就业创业便利化措施,对符合条件的优秀留学生,毕业后在中国从事创新创业的,可凭高校毕业证书和创新创业证明材料,申办有效期2至5年的私人事务类居留许可(加注“创业”);被企业、单位聘雇的,可申办工作类居留许可。同时,持续扩大国际青年学生就业实训,定期举办就业推介会、双创大赛,吸引国际青年参加,并向用人单位推荐与其国际化业务相匹配的留学生资源,实现精准用人、精准就业。

另外,在搭建国际人才引进服务平台方面,沣东新城还出台《鼓励和吸引高层次人才若干政策措施方案》《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工作实施细则》等,为国际人才引进提供制度保障。结合区内企业高层次外籍专家、技师及其他海外人才需求,引进俄罗斯高端外国专家建立院士站,为国际合作创新提供智力支撑。依托“走出去”一站式服务平台,破解因疫情影响外籍技师技术交流不畅等问题,为企业提供顺畅快捷的云端数字技术解决方案。在此基础上,通过设立国际化专业课程、为外籍人士子女提供入学等方式,全面提升了区域国际教育综合实力。

试点工作成果丰硕

为教育领域对外开放提供创新方案

通过搭建国际教育合作、国际教育双创就业及国际人才引进服务三大平台,几年来,沣东新城在探索国际教育创新发展方面,闯出一条具有沣东特色的助力服务贸易创新发展新路,试点工作取得累累硕果。

教育合作与交流成果丰硕。国际教育合作机制日趋成熟,推动西安工业大学、西安财经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同境外高校开展多种形式人才培养和办学合作;创新国际教育输出模式,搭建跨境电子商务空中课堂,受益学生近千人;国际教育交流活动日益密切,通过设立对外俄语等级考试中心,举办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中俄丝路科技教育论坛等,推动国际教育深度合作。

外籍人才创业就业成效显著。截至目前,多名留学生获得签证,并在沣东新城开设公司。通过“一站式”服务绿色窗口,为外籍留学生创业提供帮办代办、政策咨询和法律帮扶,累计服务超200人;通过举办高校留学生沙龙、中俄(工业)创新大赛、莫斯科大学科技园项目路演等,实现上百名国际人才就业创业。

国际人才交流引进成绩突出。联合俄罗斯科学院、圣彼得堡国立大学等俄方机构,建立贝奇科夫等3个院士工作站,16名俄籍高科技人才获批国家外专局“引进计划”;中俄丝路创新园获批陕西省引智示范基地、省市两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及全省高校俄语教师联盟实习基地;区域累计引入高层次人才500余人,招收外企外籍人员子女10名,为30余家企业提供进口大型设备技术指导、软件研发等服务。

国际教育带动服贸发展能效持续增强。为俄罗斯立德集团等30余家外资企业、同力重工等20余家国内企业的海外业务引进和输出人才3000余名;“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国际产教融合效果明显,已有俄罗斯科学院、莫斯科大学科技园、中国技术交易所、西安交通大学等20余所高校及机构在区内开展科技成果转化、联合实验室建设及科技园区运营,极大地吸引了科技成果转化回流。 (薛勤嘉)